《临床心身疾病杂志》


“快三年了,每年她都要查三四回胃镜,医院最多说是胃动力不足,胃酸分泌过多。”晓琳无奈地说。她的母亲、59岁的卢女士(化名)坚决认为自己有胃病,且病情较重,很难治愈。
晓琳在网上看到许多心理方面的信息,知道有一个名词叫“心身疾病”。“我妈没有胃病,却时常表现出胃的不舒服的症状。这可能是心身疾病引起的躯体不适。”晓琳想尽办法带妈妈去专科医院去看病,经过检查和量表评估,确诊卢女士出现了抑郁问题。
沈江江 绘
专家
病例
“早上一起来,就觉得整个人都不舒服,不是这儿疼,就是那儿痛。”65岁王奶奶(化名)总觉得身体不舒服。刚开始,老伴或孩子们陪着她四处求医,检查结果都提示没啥大毛病,可王奶奶总觉得医院的检查设备不够好,或者做检查的医生不够认真。如今,遇到王奶奶说身上疼痛,老伴和子女以安慰为主,或者定好时间,一年为其进行全面检查一次。
“如果您家有老人出现上述表现,一定要及早干预治疗。”蒋新锋建议,老人的家属及子女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干预:一是帮助老人寻找不良刺激和躯体疾病,缓解精神压力和疾病负担;二是对老人多加看护,严防意外;三是帮老人找回之前的兴趣爱好,选择适合他们的文体活动;四是家庭成员对老人们多加关爱。“如果老人一旦出现病情加重,一定要及早就医。”
每年查三四回胃镜

蒋新锋介绍,他每年都会接诊大量的老年心理疾病患者,其中50岁左右的患者中,有26%—36%有心身疾病。到了60岁以后,心身疾病患者的比例会急剧升高。“这些心身疾病,是由心理因素导致躯体不适,如出现过度通气、白大褂综合征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紧张性头痛等。”
35岁的晓琳(化名)是一位中学语文老师,她把每个知识点讲得透彻明了,却无法和母亲沟通最常见的胃病。
通讯员 董慧 记者 张庆萍
说到老年人常见的心身疾病,就要说到他们的不良的心理因素:焦虑、抑郁、失眠等,其中抑郁需要重点关注。蒋新锋介绍,当老年人出现抑郁时,有以下几个信号:一是性情突变、常常自责。原先性格开朗变得寡言少语、常常哭泣、自责;二是躯体不适。总是觉得身体各部位不舒服,腹胀、厌食、胸闷、心慌、头昏、头痛、忽冷忽热、出汗;三是烦躁焦虑紧张。经常担心钱不够花,子女不能照顾自己,做不了家务事,家人会出现意外。坐卧不安,茶饭不思;四是老人感觉脑子变慢、忘性大,常感到没有劲。“他们总是将自身情况严重化,觉得病入膏肓。”
59岁女士怀疑胃病重了
“近些年来,老年人成为心理疾病多发人群,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。”昨天,扬州五台山医院老年科副主任、主治医师蒋新锋接受记者时表示,其中,心身疾病成为老年人的多发病。
卢女士退休前是市区一家工厂最能干的会计,大账小账都算得透精。“那么明白的一个人,为何总是纠结自己根本就不存在的病?”看着母亲总是盘算着下一次胃镜在哪家医院做,晓琳常常欲哭无泪。
【来源:扬州网_扬州民生】
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营造良好环境,共助心理健康”。